列车控制与诊断系统

研制背景

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,列车运行对控制与诊断系统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要求日益提高。传统列车控制与诊断系统存在功能分散、集成度低、运维困难等问题,难以满足现代列车高效、安全运行的需求。既有列车面临升级改造压力,新造列车需要更先进的控制与诊断系统来提升性能和竞争力。

产品符合GB/T 7928《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》、交办运〔2022〕84号《地铁车辆运营技术规范》、T/CAMET 04003 - 2018 《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客车列车控制与诊断系统技术规范》、CNCA - CURC - 01:2019《城轨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实施规则》等软件安全产品EN50126、EN50128、EN50129标准要求。

产品特点

设备融合精简

解决车辆各子系统设备重复、总线不统一等问题,精简设备,提升效率,降低成本,为既有列车改造提供方案。

统一操作界面

突破司机操作界面不统一难题,整合车载信号、网络控制等多系统显示屏,利于司机控车和故障排除,降低运营风险。

深度系统集成

突破车辆控制和信息集成一体化技术瓶颈,实现列车多专业系统深度集成,提高列车运行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特性,支撑列车自主运行、虚拟编组技术应用。

智能运维支持

基于一体化技术,实现车载各系统数据采集、预警、远程监视及诊断分析,为车辆智能运维系统提供数据,提升智能化维护水平和运营可靠性,降低运维成本。

综合承载架构

采用集约型综合承载架构和开放创新列车信息网络,实现网络综合承载与业务融合承载,通过“软件定义列车”实现各专业集中承载与控制。

应用案例

MB-TN系列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,支持MVB总线和以太网总线,完全支持既有列车厂修和新造列车。具备与CBTC和FAO制式列控系统接口能力。目前已应用在北京地铁亦庄线、13号线、22号线、11号线、19号线、28号线等线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