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解决方案(FAO)

研制背景

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,对列车运行系统提出更高要求。传统系统依赖人工操作,存在人为失误风险高、运营效率低等问题。研制高度集成、自动化程度高、安全防护完善、运营组织灵活的全自动运行系统成为必然趋势。

相关政策文件、国际标准及团体标准为全自动运行系统提供了依据,如交通运输部系列规范、IEC 62290系列标准,以及T/CAMET 04016、04017等,助力行业规范发展。

产品特点

全方位自动化提升

实现有人驾驶向无人驾驶的转变,具备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级全自动“无人驾驶”,由信号、车辆、综合监控、通信、站台门等与列车运行相关的设备组成,实现列车运行全过程自动化的系统。

全域多场景覆盖

系统具有全区域防护、全时域服务、全过程自动运行的特点。引入场景化设计理念实现多专业协同联动功能。通过用户需求导向的精准化场景建模,确保系统功能覆盖全面、运行逻辑严密,为轨道交通高效运营提供坚实保障

全周期RAMS保障

产品从需求到产品设计、开发、测试验证、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统筹考虑系统安全性、可靠性、可用性等指标,安全设备采用容错机制、关键设备采用冗余技术,有效提升系统可靠性与可用性。确保列车安全、高效、韧性运行。

跨专业深度集成

通过信号、车辆、综合监控、通信等系统专业在多方位不同层面的深入集成,提升多专业间信息传输效率、自动联动效率与应急处置效率,显著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。

FAO互联互通标准

基于核心产品技术规范与统一标准的FAO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体系,装载不同厂商信号设备的全自动运行列车共线和跨线运行,从而实现轨道交通路网间的联通、联运。实现互联互通线路的资源优化和网络化运营。

应用案例

北京地铁燕房线国家创新示范工程:作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自动运行线路,其成功开通获得了业内的普遍关注和专家的一致认可。

北京大兴机场线:作为最高时速160km/h高速FAO系统,列车运行图全面对标航班时刻,实现列车运行计划调整等机场智能应用场景,为乘客提供更优质服务。

FAO系统在全国12个城市26条线路872.5余公里应用,各城市实现列车运行自动化程度提升与运营效率提高,为乘客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。